「走在路上,我喜歡那種四周的人都過得很好的感覺」這本書中這麼寫到。
對照於翻開台灣報紙,灰色、無助、無奈的感覺充斥生活週遭每個角落,我們是不是應該想想,以競爭為手段與目標的教育策略,該做調整了。
從陳之華的沒有第一名、沒有資優生的教育,到天下雜誌出版的這本「世界第一的秘密~芬蘭教育」,對於北歐社會主義下的生活與教育都有詳細的介紹,而對從小在資本主義下成長的我們,多少有校正或開啟思維的另一扇窗的正面助益。
除此之外,本書中提到芬蘭教育成功的三大因素「擬定長期策略」、「堅持核心價值」與「改革師資」,也值得從事教育工作的我們參考。
他們的長期策略:
把資源配置在最需要的地方,而其所指竟然為國中階段與學習遲緩者身上,理由是:國中階段的孩子正在發展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較多資源;另外,他們也認為芬蘭是個小國,承擔不起放棄任何一個人;如果說,芬蘭由於這樣的教育策略,贏得教改桂冠的美名,那麼,台灣為什麼不改變現行教育方針?
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平等: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芬蘭學生的學習表現並沒有明顯城鄉差距,校際差距也是世界第二小。
關於師資:
「做老師不是為了錢,是因為我們真的相信這份工作對芬蘭很重要」,如果,我們的教育部與師資培育系統能激發起現職老師和未來的老師這樣的教育信念,又何需啟動教師專業評鑑系統?
這是一本值得深思的好書~與各位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